吴玉霞
一、姓名:吴玉霞
职称/职务:副教授
二、研究方向(研究领域)
影视艺术研究
三、个人简介
吴玉霞,汉族,1973年4月生于陕西省汉中。1998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2002年考入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古典文学专业,师从于胥惠民教授。200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;2008年9月----2011年12月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影视艺术学博士,师从于姜耕玉教授、凌继尧教授、王廷信教授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
四、社会工作(社会学术团体兼职)
中国影视学会会员、新疆电影家协会理事、新疆广电局影视专家委员
五、教学工作
担任主要课程:本科生课程《外国电影史》、《频道与栏目策划》、《影视文学创作》、《导演基础》、《影视艺术概论》、《文学概论》、《艺术概论》等;研究生课程《艺术美学》、《中外戏剧史》等。
六、获奖情况
2014年获新疆艺术学院科研三等奖。
七、主要学科研究情况(科研项目、代表性论文、科研著作、主编教材等)
论文:
共发表教学、科研论文40多篇,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论文
《那山那人那狗》的艺术辩证性,电影文学,2010年第13期
《“全球化”语境下天山电影制片厂电影创作新变化》,新疆艺术学院学报,2012年第3期
《论新疆电影与新疆本土电影的关系》,贵州大学学报,2012年第2期
《艺术院校<大学语文>教学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》,华章,2012年第29期
《民俗文化在新疆本土电影<鲜花>中的价值体现》,新疆艺术学院学报,2011年第1期
《中国电影民俗文化的价值》,电影评介,2010年第9期
《新疆本土电影<鲜花>中的民俗文化》,美与时代,2010年第9期
《新疆本土电影<鲜花>中的音乐之美》,艺术百家,2010年第7期
《艺术学院“重艺轻文”的原因及应对》,电影评介,2012年第12期
《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发展》,时代教育,2014年第2期
《文化理论课与美育》,课程教育研究,2014年第4期
《新疆本土电影自然地域可看性》,新疆艺术学院学报,2014年第1期
《新疆本土电影界定》,电影文学,2014年第7期
《新疆本土电影自然地域可听性》,新疆艺术,2014年第2期
《<无人区>叙事表达的硬伤》,电影评介,2014年第5期
《文化艺术“地域性”的界定》,贵州大学学报,2013年第2期
《新疆本土电影发展述略》,电影评介,2013年第2期
《浅析<福乐智慧>与<论语>的共性》,新疆教育学院学报,2008年第1期
《电影艺术地域性的表现》,电影文学,2014年10月
《新疆本土电影的界定》,电影文学,2014年7月
《新疆影视类专业联合教学研究》,美与时代,2014年7月
《首部新疆电影哈森与加米拉的创作及艺术特色》,新疆艺术,2015年第1期
《“十七年”新疆本土电影发展脉络》,新疆艺术,2015年第3期
《从艺术本体论狼图腾的成功之道》,贵州大学学报,2015年第5期
《广春兰导演新疆本土“歌舞片”》,电影评介,2015年22期
《电影艺术的地域形象传播》,浙江传媒大学学报,2016年第2期
专著:
《新疆本土电影发展简史研究》
《新疆本土电影地域性研究》
影视创作:
2014年担任五集消防题材系列微电影编剧
2016年专题片《驻村的日子》,担任导演
八、学生指导(硕士)
2015级:张栋梁